南京奥体今晚火热。还没进场,场馆门外的地面烫得直冒气,手机一刷,39度,那是南京的夏天没商量。进了场,天光还透着白,球迷坐席每隔一个拐角,就是一堆白花花的泡沫箱,打开盖子,里面是冰块。谁见过这么大手笔?说要用一万块冰来“防中暑”,甩出来像个笑话,可赛场气氛,半真半假最管用,这场高温攻防,从冰箱装到看台,人和球、气温和体力的较量拉开帷幕。
看见陈老板在现场转,汗湿透背心。货车二十几趟,队伍一溜排在后勤门,冰块卸货,白气顺着风道四散。冰块一块块分派下去,行李车推进替补席,剩的滚进台口。一个大场拆开成一百多个暑气堡垒。工人搬完冰,坐地喘个粗气,还得自嘲两句:“这钱还不够往身上倒点冰,只能拿命挣。”南京奥体这一夜,市井和足球连成筋骨,后场保障比板凳球员还拼。
气象提示挂了个高温红。这种时候,任何敢报名熬夜看球的人都不是省油灯。主办方这回手脚快,免费水、雾扇、急救站顺手就齐活。一排水桶并着,每个观众区都多了红十字的牌子。江大医院的张主任在外场转悠,手头急救包不停地在补货。脱水、头晕、心慌,露天体育场的急救数据,没人敢掉以轻心,去年上海音乐节三十几人直接晕倒,底线就在每一场赛后清点的数字。
很多人不服气,觉得一万块冰烧钱,做作。可现场的小孩乐了,家长脸上放松,谁不怕自家人进球场出不来?朋友圈骂主办的人,今晚全都闭嘴。安全这事儿,花的钱好像都看不到回头利息,可一旦出事,又只有骂声骤起。政策、应急、百姓安全,哪一样不是花在看不见处的。郑州暴雨那年,路口停不停,失不失守,谁都得往前站。
球却还是要拼的。苏州队够硬气,高温底下还敢压上逼抢,一阵跑下来,汗出得快水补得更快。几名外援坐在靠近冰块的折叠椅上,一条大毛巾搭肩,脸上塌出水痕。观众台上的烟火气反倒更浓,一边给球员助威一边往冰上蹭脸的年轻人,照面就是调侃,“今晚这球能降几度?”场外最新数据显示,入场人数减少四分之一,但退场时伤情报告大大降了。冰块没白费,水和汗换来的是一身安稳。
现场球迷发来视频,长镜头拉过去,栏杆边白汽翻腾,有小孩趁家长不注意伸手掏冰块玩,被逮住直接拎走。场馆气氛说不上热烈,倒是透着一股子安全感。没有哭喊,没有急救车进场。高温给了赛事压力,冰块做了保险。马拉松、演唱会、路跑,别的主办要是能借鉴点,也许以后谁都能多一份底气。
有人吐槽退场时冰毛巾剩一堆,水桶没喝完,那是浪费吗?你得看,大家出门都拎了点什么,不少人是冷敷贴在脖子上、头上。从赛事方手里花了多少钱防风险,对大家来说值。安全花的钱,永远都得花在“万一”。没人愿意把命运交给侥幸。冰块能救几个人?没法算得准,但预案在前,命悬一线时,最简单的保障常常最管用。
球赛热闹归热闹,大场面背后再多的数据分析不过就是几个风险指数和检讨报告,看的还是一座城市在应对灾难时那点决心和底气。今晚的南京奥体,大屏上比分定格,两地的旗帜照样挥,天气炙热,球场依然安全。冰块能不能永远拦住意外?说不好。不拼那点人情味,少了这场风头,也许下次谁都不会记住这堂课。
冷却的冰块,火热的赛事,观众席上静静流动的安全感,和散场时每个人脸上的一点轻松。照看好球,照看好身边的人,这才算一场大型活动该有的样子。你觉得,一万块冰值不值?
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,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。
中金汇融-网上配资平台配资门户-股票配资平台官网入口-网络股票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