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在中医治疗高血压领域传来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,罗樾之教授凭借其自拟的“罗氏四草平风降压合剂”,在治疗顽固性高血压方面取得了卓越成效,为众多患者带来了康复的希望。
深耕医道五十载,独创降压妙方
罗樾之教授素有“怪病圣手”的美誉,在医道上造诣精深,尤其擅长攻克高血压这一顽疾。在长达五十余年的临床生涯中,他接诊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超过一千五百例,凭借精湛的医术和丰富的经验,疗效显著,赢得了患者的高度赞誉。
剖析高血压病机,探寻治疗根源
高血压在古代并无专有名称,其相关证候散见于“眩晕”“头痛”等篇章。罗樾之教授经过深入研究,认为高血压的病机复杂多样,并非单一因素所致,而是脏腑失调、气血逆乱、痰瘀互结共同作用的结果。具体而言,肝阳亢盛、风火相煽,会使人头晕目眩;痰浊内蕴、蒙蔽清窍,会让人头重如裹、胸闷脘痞;瘀血阻络、气血不畅,会引发头痛如刺、胸闷刺痛;肾精亏虚、髓海不足,会导致头晕耳鸣;冲任失调、阴阳失衡,在女子更年期前后可致高血压,并伴有烘热汗出等症状;外感六淫、内伤七情,会扰动气血、损伤脏腑,诱发高血压;饮食劳倦、久病失养,也是高血压的重要诱因。
展开剩余66%解读合剂方解,彰显组方智慧
“罗氏四草平风降压合剂”以鬼箭羽、钩藤、鬼针草、益母草为基,佐以石决明、夏枯草、黄精、牛膝等药物。罗樾之教授对该合剂的组方精义进行了详细阐述:四草联袂,可破风火、消瘀滞;双决相伍,能重镇清降,使肝阳得平;钩藤息风止痉,可止头痛目眩;玉米须与牛膝相合,能通络利水、引邪下行;黄精、山萸肉、桑寄生共奏滋阴潜阳、固本培元之效;丹皮则可清热凉血散瘀,扫除肝经余热。全方配伍特色鲜明,以“四草”为先锋破瘀散结、清肝降压,以“双决、钩藤”为中军镇肝息风、定眩止悸,以“玉米须、牛膝”为后援通络利水、引邪下行,以“黄精、山萸肉、桑寄生”为根基滋阴固本、防风火复燃,真正做到了攻补兼施、标本同治。该合剂主治各类高血压,尤其适用于肝阳上亢、风火相煽之证。
随症灵活加减,精准对症治疗
为了更好地适应不同患者的病情,罗樾之教授还制定了详细的随症加减方案。对于兼夹痰浊证的患者,若出现头晕头重如裹等症状,可加天麻、法半夏、茯苓、陈皮;兼夹瘀血阻络证的患者,若有头痛如刺等表现,可加川芎、地龙、赤芍、三七粉;阴虚阳亢证的患者,若头晕耳鸣,可加生地黄、龟甲、女贞子、旱莲草;肝火炽盛证的患者,若头痛目赤,可加龙胆草、栀子、黄芩、大黄;气血亏虚证的患者,若头晕目眩,可加黄芪、当归、党参、白术;冲任失调证的患者,若头晕耳鸣,可加白芍、浮小麦、仙茅、仙灵脾、知母;大便秘结证的患者,若头晕头痛,可加决明子、火麻仁、枳实;失眠多梦证的患者,若头晕头痛,可加酸枣仁、夜交藤、合欢皮、珍珠母;肢体麻木证的患者,若头晕头痛,可加全蝎、蜈蚣、鸡血藤;血压骤升(高血压危象)的患者,若头痛剧烈,可加羚羊角粉、代赭石、怀牛膝、竹茹。
典型病例见证,疗效有目共睹
患者刘某,男,56岁,干部,于2020年3月15日初诊。他10年前确诊高血压,长期服药但血压控制不佳,近1月头晕加重,还伴有胸闷、心悸等症状。患者既往有高脂血症5年、脂肪肝,否认糖尿病、冠心病史,父亲有高血压、脑卒中病史。四诊资料显示,患者面色潮红,舌红苔黄腻,舌下脉络迂曲紫暗,脉象弦滑有力,右寸浮大。现代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测提示病情严重。中医诊断为眩晕(肝阳上亢,痰瘀互结证),西医诊断为顽固性高血压(3级,极高危组)等。治疗方案为中药予“罗氏四草平风降压合剂”加减,水煎服,日1剂,分2次早晚温服,连服14剂。二诊时,患者症状减轻,调整方案去法半夏、茯苓,加生地黄、女贞子;三诊时,患者头晕偶作,无头痛胸闷,调整方案去川芎、地龙,加白术、党参,停用氨氯地平,单用缬沙坦维持。随访3个月,患者血压稳定,无头晕头痛,复查血脂、颈动脉超声均较前改善。此病例充分证明了“罗氏四草平风降压合剂”加味配合西药降压,能够标本兼治,使血压达标,逆转靶器官损害。
总结临床经验,造福更多患者
罗樾之教授自拟的“罗氏四草平风降压合剂”在治疗顽固性高血压方面,通过精准辨证、随症加减,取得了显著疗效。这一成果不仅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宝贵经验,也为广大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。相信在罗樾之教授的引领下,中医在治疗高血压领域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,造福更多的患者。
发布于:北京市中金汇融-网上配资平台配资门户-股票配资平台官网入口-网络股票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